2022年还有一个多月就要过去了,很多公司开始筹备年终奖发放的事宜。根据财政部、税务总局发布的《关于延续实施全年一次性奖金等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公告》(财政部税务总局公告2021年第42号)规定,居民个人在2023年12月31日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,可以继续单独计税或者并入综合所得两种方式进行计税。那么,怎么选择更划算:单独计税 or 并入综合所得?
一、怎么选择更划算
1.最新政策与计算方法
上一篇文章,我们有介绍过年终奖最新政策以及个税怎么计算,本篇文章是在上一篇文章基础之上进行交流,如有需要,建议阅读,以下是文章链接:
年终奖最新政策以及个税怎么计算(https://gerensuodeshui.cn/view/2022-11-02/285f89b802bcb2651801.html)
有了年终奖个税计算相关知识,接下来我们讲解怎么选择更划算
2.单独计税 or 并入综合所得
年终奖个税怎么选择更划算呢?
科学方法,肯定不是拍脑袋啦,一定是通过计算比较得出结果了。关于年终奖的两种个税计算方法:“单独计税”和“并入综合所得”,前面已经有介绍。如果有具体的工资收入和年终奖收入数据,那么我们直接计算比较就可以了。如果只有大概的收入数据范围,我们应该怎么选择呢?
个税100小编有以下总结,
(1).对于大部分中低收入者(工资年收入8万以下)而言,将年终奖并入当年工资所得,在专项扣除、专项附加扣除等后,可能无需缴税或者缴纳很少税款。
(2).而对于收入较高的群体(工资年收入15万以上),用奖金单独计算的方式有时反而更加划算。
(3).而对于工资年收入8-15万之间的群体来说,可能要考虑三险一金的个人扣除,专项附加扣除,以及其他扣除的总体扣除了。如果扣除部分多的话,可以考虑“并入综合所得”;如果扣除部分少的话,建议“单独计税”。
当然这个问题不能绝对的说了,需要分析过了,最好是有精确的计算。
3.选择错了,怎么办
因为某些原因,年终奖个税计算方式,我们选择错了,怎么办?难道要承担所有的损失吗?有没有其他的机会进行调整?
答案是肯定的!!!
还有一次机会,且仅有一次机会,如下:
每年3-6月个税汇算清缴时,个人通过个税APP可以对年终奖先选择综合计税方式,看最终应纳税金额,不要提交。然后再选择单独计税方式,看看纳税金额,对比看哪种金额低,就选哪种计税方式。
这样,如果年终奖预扣预缴时选择错误,也可以在汇算时进行修改,从而多缴的个税可以进行退回。
二、单独计税<值得珍惜>
1.盲区
说到“单独计税”,就不得不提“盲区”,懂的人都懂。翠花,上表格!
| 2018年10-12月份个税起征点5000年终奖“坑”表 | |||||||
| 年终奖 | 除以12的商数 | 适用税率 | 速算扣除数 | 应纳税额 | 多发奖金数额 | 增加税额 | 税后数额 | 
| 36,000.00 | 3,000.00 | 3% | 0 | 1,080.00 | 34,920.00 | ||
| 36,001.00 | 3,000.08 | 10% | 210 | 3,390.10 | 1 | 2,310.10 | 32,610.90 | 
| 38,566.67 | 3,213.89 | 10% | 210 | 3,646.67 | 2,566.67 | 2,566.67 | 34,920.00 | 
| 144,000.00 | 12,000.00 | 10% | 210 | 14,190.00 | 129,810.00 | ||
| 144,001.00 | 12,000.08 | 20% | 1,410 | 27,390.20 | 1 | 13,200.20 | 116,610.80 | 
| 160,500.00 | 13,375.00 | 20% | 1,410 | 30,690.00 | 16,500.00 | 16,500.00 | 129,810.00 | 
| 300,000.00 | 25,000.00 | 20% | 1,410 | 58,590.00 | 241,410.00 | ||
| 300,001.00 | 25,000.08 | 25% | 2,660 | 72,340.25 | 1 | 13,750.25 | 227,660.75 | 
| 318,333.33 | 26,527.78 | 25% | 2,660 | 76,923.33 | 18,333.33 | 18,333.33 | 241,410.00 | 
| 420,000.00 | 35,000.00 | 25% | 2,660 | 102,340.00 | 317,660.00 | ||
| 420,001.00 | 35,000.08 | 30% | 4,410 | 121,590.30 | 1 | 19,250.30 | 298,410.70 | 
| 447,500.00 | 37,291.67 | 30% | 4,410 | 129,840.00 | 27,500.00 | 27,500.00 | 317,660.00 | 
| 660,000.00 | 55,000.00 | 30% | 4,410 | 193,590.00 | 466,410.00 | ||
| 660,001.00 | 55,000.08 | 35% | 7,160 | 223,840.35 | 1 | 30,250.35 | 436,160.65 | 
| 706,538.46 | 58,878.21 | 35% | 7,160 | 240,128.46 | 46,538.46 | 46,538.46 | 466,410.00 | 
| 960,000.00 | 80,000.00 | 35% | 7,160 | 328,840.00 | 631,160.00 | ||
| 960,001.00 | 80,000.08 | 45% | 15,160 | 416,840.45 | 1 | 88,000.45 | 543,160.55 | 
| 1,120,000.00 | 93,333.33 | 45% | 15,160 | 488,840.00 | 160,000.00 | 160,000.00 | 631,160.00 | 
2.年终奖筹划
关于年终奖筹划的话题,可能很多税友都有听说过,也有很多篇的文章有讲过,个税100小编想说的是,这个话题有点大,同时也有点专业,如果有时间,小编会花时间在2023年年底前出一篇文章,重点讲述下年终奖的筹划事宜。
还是先稍微总结一下吧:
对大多数人(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在203100元以下的)来说,建议尽量在年终一次性奖金中发放36000元,千万别多发,剩下的放到每月工资中发放,这样纳税比较合适。
 
					 
				 
							 
		 
		
		
	 
		
		 
                